李纲、刘韐和李若水苦笑不已。

赵素反对,这门亲事只能黄了!

就算他说的再没有道理,赵桓都会觉得有道理,何况他说的还很有道理。

还好他们都不是投降派,对这门婚事的态度也是可有可无。

赵素大大松了一口气,终于把这门亲事按了下来。

只是,该怎么向赵宁儿解释,该怎么让赵桓知道,该怎么让赵佶同意,这都是令他头疼的问题。

自己算是被赵香云这小妖女坑惨了。

赵桓激动问:“老师,咱们什么时候对西夏下手?”

赵素望向李纲和刘韐:“这个问题应该要问两位宰执。”

赵桓顿时明白过来,自己问老师这个问题没有道理。

李纲和刘韐作为太宰和少宰,大宋的所有政务都要经过他们的手,他们最清楚大宋的情况,这个问题他们最有发言权。

李纲沉吟道:“官家,国师,宋金两河之战打了一年半,大宋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。眼下百废待兴,立刻出兵不现实。”

刘韐接口道:“臣等以为,最快都要等到秋收之后才能对西夏用兵。”

李纲补充道:“这还是在土豆、地瓜试产成功的前提下才能这么快。”

是的,经过小半年的栽培,土豆和地瓜已经试产成功!

土豆平均亩产达到了二千斤,地瓜平均亩产达到了一千斤!

这把百官都吓了一跳,都以为是恶作剧。可事实就在眼前,他们不得不信。那段时间,几乎每个官员都在往汴京郊区跑。

带回土豆地瓜,并试产成功的钱康也因此再次升官,成了工部屯田司的郎中,负责全国的屯田工作。

现在,土豆、地瓜已经成为了汴京百姓家中的杂粮之一。

赵桓已经下令在全国推广土豆和地瓜,还有玉米、花生、西红柿也一并推广。

春耕之时,第一批土豆、地瓜已经在全国种植,估计秋后之后就能大量收获。

到时候,大宋的粮食危机将大大减小,足以支撑对西夏的用兵。

赵桓当即拍板道:“那就等秋收之后,立刻出兵西夏!”

眼下才二月,距离秋收之后还有半年左右。

赵桓再次望向赵素:“老师,这次咱们该怎么打?”

虽然半年后才出兵,但是总体的战略还是应该定下来,已作准备。

李纲、刘韐和李若水也死死盯着赵素。

大宋对西夏的主动出击,输多胜少,以至于大宋的君臣已经

「如章节缺失请退出#阅#读#模#式」

你看#到的#内#容#中#间#可#能#有#缺#失,退#出#阅#读#模#式,才可以#继#续#阅#读#全#文,或者请使用其它#浏#览#器

章节目录 下一页

从靖康之变开始,缔造最强大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笔趣阁只为原作者麻了个瓜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麻了个瓜并收藏从靖康之变开始,缔造最强大宋最新章节第172章 攻陷韦州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