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伟大友谊的榜样

马克思、恩格斯从1844年在巴黎会面以后建立的深厚友谊,经过1848-1849年革命斗争的严峻考验而更加牢不可破。政治和理论观点的完全一致,为他们的友谊奠定了牢固的基础。在从事无产阶级解放斗争这个“合伙的事业”中,他们始终互相支持、紧密合作,既分享斗争胜利的喜悦,也分担革命失败所带来的灾难。他们的亲密关系,是革命友谊的光辉榜样。

无论从事政治斗争或理论研究,两位革命导师都具有崇高的品质、卓越的才智、坚强的毅力和伟大的献身精神。虽然他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对革命事业作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,但恩格斯总是谦虚地说,马克思是第一提琴手,能够在四十年时间里同马克思并肩战斗,是他一生最大的幸福。

在共同的事业中,两位革命导师作了有计划的分工。马克思主要从事经济理论研究,恩格斯则把精力放在军事学、语言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。但他们总是密切合作,协调一致。凡是重大的政治和理论问题,他们都要共同讨论,取得一致的看法。

由于谋生的需要,两位亲密的战友在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,被迫分居于不同城市,“不能同生活,同工作,同谈笑”。[1]但他们也有自己的补偿方法。这就是从不间断的通信。在曼彻斯特与伦敦之间,书信往来十分频繁,有时是一天一封或一天数封,或者是每周一封。当马克思遭受贫困的熬煎,情况极坏的时候,恩格斯的来信,对他是极大的慰藉,使他勇气倍增,精神振奋。[2]有一次,通信中断了几周。焦急不安的马克思写信问恩格斯:“你是在哭还是在笑,是在睡觉还是醒着?最近三个星期,我往曼彻斯特寄了各种各样的信,却没有收到一封回信。”[3]只要情况允许,他们就争取在一起欢聚几天,共同讨论问题,互相倾诉衷肠。马克思、恩格斯相互之间的通信,研究了当时许多重大的经济、政治、军事和外交问题;探讨了哲学、经济学、历史学和各种自然科学理论:评论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。现在保存下来的一千多封书信,是马克思主义宝库的珍品。

长期的分离虽然给他们的思想交流造成很多困难,但决不能阻挡他们共同从事紧张的精神劳动。这个时期他们的许多论著,有的是共同拟订提纲,研究内容,一起完成的。例如《流亡中的大人物》是他们两人于1852年5-6月间在曼彻斯特共同撰写的。有的是内容确定以后,由两人分别完成的。例如《揭露科伦共产党人案件》由马克思执笔,《波河与莱茵河》则

「如章节缺失请退出#阅#读#模#式」

你看#到的#内#容#中#间#可#能#有#缺#失,退#出#阅#读#模#式,才可以#继#续#阅#读#全#文,或者请使用其它#浏#览#器

章节目录 下一页

恩格斯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笔趣阁只为原作者萧灼基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萧灼基并收藏恩格斯传最新章节后记